(通讯员 闫康) 5月13日至16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国际多孔介质学会(InterPore)联合主办的第16届国际多孔介质学会年会(简称“InterPore2024”)在青岛成功举办,这是继疫情后首次在中国举办的InterPore年会。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球的800余位专家学者,我校赵辉教授、韩登林教授、王晨晨副教授以及硕博研究生闫康、朱朝彬、杜皓、瞿彦颖等一行人参加了大会。

此次会议主题为“多孔介质与生物学”,共设置24个分会场,超过400余位学者作学术报告,展示230多个学术海报,共同探讨多孔介质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了多孔介质在能源、环境、生物、农业、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理论、应用及前沿技术。在为期四天的会议中,我校代表团成员积极参与了各种学术活动。其中,博士生闫康和朱朝彬就其在多孔介质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进行了题为“Seepage Model of Conglomerate Based on Deep Neural Network and Finite Element-Discrete Element Coupling”和“Differential Mechanisms of Acidic Fluid-induced Dissolution in Ahe Formation Reservoirs across Various Locations within the Northern Structural Zone of theKuqaDepression”的口头报告,并与现场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其他参会代表也通过会后讨论、海报交流等方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InterPore2024不仅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推动了多孔介质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发展。我校代表团的参与,不仅提升了我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国际视野和学习机会。通过这样的国际交流,我校在多孔介质领域的研究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并有望获得更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