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初以来,三峡地区就已成为我国地质学家开展研究的重要场所;三峡地区同时也是我校沿用多年的野外地质实习基地和开展过多项科研的区域,目前已积累了大量地质资料和研究成果。时任学校领导考虑到三峡大坝的即将建成,这些地质资源部分将被淹没于水下。为了抢救自然资源,1996年,原江汉石油学院向中石油集团公司申请,并得到石油总公司的支持,进行了长江三峡地层剖面微缩工程(长江三峡地层长廊)(图19)的建设。1999年,长江三峡地层标本长廊在荆州校区建成,是我国地学界高度认可的宝贵地质资源,展示了扬子板块的沧海变迁与生命演替,实现了“观微缩了然沧海桑田事”的地学追求,17名院士为其题词传为佳话。它的顺利建成,珍藏了三峡地区宝贵的地质资源,提高了对三峡地区的地质研究水平,极大方便了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该地层长廊自建成以来,每年接待数十批来自地质、石油、煤炭等行业和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们参观和学术交流。同时,加强了实践教学,改进了地质基础知识教学方法。每年有大批资工、地质、钻井、采油、物探、测井等专业的学生进行参观和现场教学,提高了学生对地质知识的学习兴趣,显示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实践教学的优良场所。此外,该长廊每年还接纳大批中、小学生参观,进行地质科普知识学习,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长江三峡地层长廊
73882必赢网页版武汉校区自2012年启用以来,为丰富武汉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武汉校区油气地质文化科普基地,2017年学校开始筹建,于2023年9月建成有中国北方地层标本和中国南方地层标本组成的《中国地层标本长廊》(图20)。“中国地层标本长廊”是“长江三峡地层标本长廊”的延续与拓展,集中展现了中国南方的扬子板块和北方华北地台的形成、演变与地层记录,体系完整,遥相呼应,王铁冠、邓运华、李阳3位院士对其高度认可,欣然题词表示祝贺。
中国地层标本长廊
中国北方地层标本长廊
“中国北方地层标本长廊”(图21)的标本取自于中国北方的天津蓟县和河北柳江盆地;它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地质资源,成为享誉世界的天然地质博物馆;其分布着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地质时代的地层遗迹,记录着25亿年以来中国北方的大地浮沉和沧桑变迁。
天津蓟县剖面,从蓟县城北府君山到九山顶,呈现了距今18亿-8亿年的纷纭地史。18亿年前“吕梁运动”造成燕辽地壳下沉,开启了沉积事件的序幕。从奔涌向前的洪流河水到菌藻繁盛的汪洋大海,10亿年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古地磁和古构造变化等宝贵地质信息,保存在由12组地层构建的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中。2亿-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沉积地层褶皱隆起成燕山山脉,炽热岩浆沿断层侵入,形成巍峨秀美的峰林峡谷等地貌。在该剖面共采集标本38块(19对),包括长城系(常州沟组、串岭沟子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蓟县系(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铁岭组和下马岭组)、青白口系(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的岩石标本。
河北柳江盆地北依燕山山脉,南临华北平原,系统而完整地记录了25亿年以来的地壳演化、环境变迁和生物进化的历史,呈现出一座盆地、两个构造层、三大岩石类型、四次海陆交替、五个地质时代同列、六大不整合面的地质奇观。在该剖面共采集了该剖面标本62块(31对);包括寒武系(府君山组、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奥陶系(冶里组、亮甲山组、马家沟组)、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三叠系(黑山窑组)和侏罗系(侏罗系包括北票组、蓝旗组和孙家梁组)地层的典型岩石标本。
天津蓟县与河北柳江盆地经典的地质遗迹,及其壮美的自然地理现象,犹如百科全书一般,代表着中国北方的地质历史特征,成为地质教育的大课堂,并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北方地层标本长廊
中国南方地层标本长廊
“中国南方地层标本长廊”(图22)与“中国北方地层标本长廊”呼应,同时也是江汉石油学院三峡标本长廊的延续与拓展。长江三峡以其雷霆万钧的雄伟气势,美不胜收的奇绝风光闻名于世。“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这是大自然的造化杰作,地壳运动的鬼斧神工。不是传说,亦非臆断,其见证就是地学界闻名遐迩的三峡地层剖面。
翻开这一大自然的书卷,将能探寻三峡的渊源。最古老的岩层崆岭群是18亿年前浩森烟海的见证。直至一次岩浆活动,方结束了这一洪荒岁月,这就是黄陵花岗岩所留下的岩浆奔腾的音符。尔后迎来一个千峰万壑尽成玉的冰川世界,南沱冰碛层依然保持着宛然浮玉、倚谷流动的痕迹。天地悠悠海陆多变,7—4.24和3.22—2.35亿年前的两次声势浩大的海侵,及其间志留纪中晚期至泥盆纪早期的隆升成陆,正是晚震旦世至中三叠世末变迁轨迹的重大事件。它记录了沉积、剥蚀的烟云丘壑,演绎了生命进化的风雨进程,也为人们留下追觅过去的化石遗产和构造活动的踪迹。继2.35亿年前板块碰撞的积威,1.35亿年前后地拔成山,
“西南万壑注,勍敌两岸开”,力劈夔门,直泻东流,方造就了“一条白练峡中天”的三峡奇观。
“中国南方地层标本长廊”在松滋市、五峰县、宜都市、兴山县、秭归县、巴东县和当阳市等地采集南方地层标本160块(80对)。包括太古界崆岭群,元古界黄陵花岗岩、南华系(莲沱组、古城组、大塘坡组和南沱组)、震旦系(陡山沱组和灯影组),下古生界寒武系(水井沱组、石牌组、天河板组、石龙洞组、覃家庙组和三游洞组)、下古生界奥淘系(南津关组、分乡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潭组、大田坝组、宝塔组和临湘组)、下古生界志留系(龙马溪组、罗惹坪组和纱帽组)、上古生界泥盆系(云台观组、黄家磴组和写经寺组)、上古生界石炭系(金陵组、高骊山组、和洲组、大埔组和黄龙组),上古生界二叠系(梁山组、栖霞组、茅口组、吴家坪组和长兴组),中生界三叠系(大冶组、嘉陵江组、巴东组和沙镇溪组),中生界侏罗系(香溪组、千佛崖组、沙溪庙组、遂宁组和蓬莱镇组),中生界白垩系(石门组、五龙组、罗镜滩组、红花套组、跑马岗组)等各时代地层的典型标本。
南方地层标本长廊
作为学校石油地学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中国地层标本长廊的建成不仅展现了中国地层万古沉浮的恢弘气势,更为地质学家开展地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素材,体现其极大的科普价值。
《中国地层标本长廊》在国内外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和肯定,先后受到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传媒机构的宣传报道。涂光炽、孙枢、王鸿祯、杨遵仪、李德生、付家谟、刘宝珺、赵鹏大、殷鸿福、田在艺、戴金星、翟光明、胡见义、李庆忠、邱中健、翁文波、何继善等17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欣然命笔,为《中国地层标本长廊》题词。充分肯定了它的教学、科研多方面的价值,是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好平台,更是不可多得的科研、教学基地。
《中国地层标本长廊》可作为科普基地服务地质、石油等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中学、小学等社会各界人员,开展地球演化、油气勘探、岩石类型、生物演化及多样性、气候变化等科普服务。